郑绥还是决定先去一趟临川郡,之后,再去建康。

只是起程的日期,和温翁商议了一下,提前了许多,原计划是等八月中旬天气转凉再起程,后改成于八月初。

是时,二十一郎夫妇和缙郎夫妇已赶到荆州。

但直到他们起程那一日,袁循,还未从扬州回来。

乘船从荆州到江州,沿江顺流而下,一路之上风送云,抵达江州,不过数日。

郑七郎君未去临川郡,直返建康城。

到达江州后,原本乘水道亦可以抵达临川郡临汝县,只是从荆州到江州,郑绥坐不惯船,在船上的七八天,晕船得厉害,吃不下东西,人都瘦了一圈,脸颊越发地尖瘦起来,用晨风打趣的话说,下巴犹如锥子一般。

正因此,从江州至临汝县,郑绥便改成乘马车,走旱道。

郑家的部曲辎重等早已抵至临汝县,四郎便和二十郎君温翁依旧走水路,沿汝水直达临汝县。

——*——*——

“不要,阿兄,阿兄……”陡然间,郑绥突然坐起了身,从梦中惊醒过来,眼睛睁得大大的,四周尽笼罩于黑漆漆的夜色中,唯有方才那个鲜活的梦,深刻地映浮于脑海,记得格外清晰,郑绥心里也极想记清楚。

连日以来,日日梦到五兄,日日从梦中惊醒,可是每回都记不清楚中发生的事。

脚步声从外间传来,紧接着听到采茯的声音,“小娘子又做梦了。”

采茯已举着釉陶灯走了进来,转过屏风,伸手捞起帘帐,照亮了漆黑的屋子,也照进了帐帘内。

郑绥侧头望向采茯,“怎么又进来了,我不是说过,我坐一坐就好了。”说着,便欲躺下。

采茯忙把灯递给一旁的终南,上前扶着郑绥躺下,替郑绥笼好被子,又摸了摸郑绥的额头,覆有一层的细汗,“小娘子总这么着,也不是个事,还是让夏疾医过来瞧瞧。”

夏疾医便是随行留着长须的老医者。

郑绥盯着青罗斗帐顶,“这又不是什么病,凭白请了疾医过来,又得惊动一番,你们先下去,给我留盏灯。”记得二十一婶和缙嫂子知道她夜里总是从梦中惊醒的事,便说夜里要陪着她一起睡,她只好推辞,说让采茯在屋子里守夜,最近,她都不许采茯说出她夜里必惊醒过来的事,那两人才罢休。

“小娘子,”采茯喊了一声,又试着劝道:“要不,婢子给娘子屋子里点上一枝安神香。”采茯低头小心地留意十娘的变化,自从伴妪遇难后,十娘屋子里是再也不曾燃过香了。

“我无事。”这回郑绥神情未有多大变化,只是语气有些淡,甚至带着缥缈虚无。

“婢子留在这儿陪着小娘子。”

采茯说了这话,郑绥未再回话,采茯见此,便对终南使了眼色,让她把灯放在高几上,退了出去。

郑绥没在意。

只听采茯问道:“方才小娘子又梦到了五郎?”

郑绥轻嗯了一声,盯着斗帐顶,脑袋里回想着方才的梦樈,却因这么一打岔,明明记得清清楚楚的梦,又忘得大半,唯下五兄转身离去的身影。

又是这样,眼睛睁得大大的,却是什么也想不起来了。

心头徒然地叹息了一声。

怔愣了良久,采茯无论再说什么,郑绥都未再开口,这样过了约莫半个时辰,郑绥才倦极了的,迷糊中睡过去。

次日一早醒来,天边朝霞绚丽,光彩炫目。

或许今儿晌午有雨,算算日子,四郎一行人,大抵已到达临汝县,而他们这一行人,由于没有辎重累负,这一带又较为安平,行程便缓慢许多。

一日只行十几里。

郑绥三姊妹和二十一婶子及缙嫂子一起用过早食,就听到仆妇过来传话:说是今日可能有雨,暂时在城中歇住一日。

郑绥回了屋子,不由问道,“如今这是到哪儿?”

“方才在宴会上,诸葛娘子可说了,这儿是江州境内的柴桑,听说从前还是古战场。”诸葛娘子,是缙郎的妻子诸葛氏,跟着郑绥一起回来的采茯和辛夷又是一番愕然,近来,郑绥很多时候,魂游太虚,这种现象,已经不是第一次,但是纵如此,昨夜时柴桑城时,十娘也该知晓才是。

面对婢女流露出不可思议表情,郑绥摇了摇头,“昨夜进城时,我没留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