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场相见欢,化干戈为玉帛。

事情平息了。

王十二郎已不要那本《春秋左氏传》,那么,无论步七郎,还是外郎的阿舅,自是不会再要强买外郎手中的那本书。

返回的路上,马车里,采茯满是疑惑地问向郑绥,“既然事情已经完满圆解决,怎么小娘子还把那本带来的字帖送给王家小郎。”十娘的手中,阮遥的字帖很多,但是古隶书体字帖,只有这么一份,其余的都是楷体或是行书,又以楷体为最多。

若依采茯的意思,纵使要送,也该送楷体字帖。

郑绥倚靠着隐囊,抿了抿嘴唇,乌黑的眼珠子转悠了一下,“方才你不是听见了,王十二郎最近一直在搜集古隶书体的字帖,恰好我这儿有一本,索性就送给他,也算是一桩成人之美,况且,这本字帖带过来,原本就是打算送出去以保住外郎手头的那本书。”

采茯听了,有些不信,“真是这样?”

又瞧着郑绥敛住目光,盯着手中抱着的隐囊,就是不看她,越发地不信。

“当然。”郑绥虽仰靠着,还不忘连忙颔首,手中的隐囊,大约是她用力过大,都变了开关。

采茯一瞧,哪里还能信郑绥这番话,只是一时间猜不透,郑绥为什么要么做。

而采茯真正知晓郑绥为什么要这么做时,已是抵达临汝县的第二天早上。

话说,她们回府后,缙郎一行人还没有回来,直到过了一个时辰,才回府。

因郑绥姊妹住在同一院落,因而九娘和十娘一回来,郑绥她们就知道了。

九娘和十一娘应是回屋换身衣裳,约莫一刻钟左右,就出现在郑绥的屋子里,九娘依旧是低首含胸,温柔和顺,然而,十一娘阿罗,却是顶着一脸的不忿走了进来。

“谁惹你?”待她们坐定后,郑绥问道。

阿罗性子大大咧咧,很少为什么事生气。

只是这会子,却气呼呼地道:“我再也不跟仕之阿兄出门。”说着,又瞧了九娘一眼,“还有阿姐也不要跟着他一起出门。”心头的气还未消,脸颊都圆鼓鼓的。

仕之,是缙郎的字,名缙,字仕之。

“出了什么事?”郑绥目光移向旁边九娘,猜测着应是在步府出了事。

“我们跟着二十一婶和阿嫂先去甘棠湖,只是还未至晌午,连雨都没有停,仕之阿兄突然派人过来说,柴桑的大族步家今日有宴,携我们一起赴宴,匆匆赶去了步府,后来,到了步府才知,仕之阿兄想在步府见一位从建康来的王十二郎。”说到这儿时,九娘的脸突然红了起来。

一旁的阿罗却是接过话头,“阿姐你说,仕之阿兄怎么会不知礼,竟然要带着嫂子和九姐去见王十二郎,还要求九娘摘了帷帽。”

阿罗的语气依旧气呼呼的。

郑绥不由愕然,仕之阿兄和五兄同岁,怎么会做出这样荒唐的事来,九娘因容貌艳绝,一直以来,凡出门都是戴着帷帽的,郑缙不可能不知道缘由,想到一种可能,郑绥却是心惊不已,眼底闪过一丝阴郁。

顿时,多少能理解步七郎那番调侃的语气,原是事出有因。

只单单郑缙这般行事,也就罢了,但若整个四叔公一家子,都是这般行事,那么荥阳郑家,在南地,怕是没有什么好名声了,这让郑绥想起一桩旧事,四叔公为数十万钱,把嫡长女嫁入商贾家。郑绥的一颗心,便不停地往下沉……四叔公至南地,四十余年,仕途一直不畅,最后官至散骑员外郎。

不会的。

郑绥忙地打住自己的念头,至少还有郑七郎君,对,还有郑七郎君,她虽没有和郑七郎君接触过,但听温翁透露出来的意思,郑七郎君,为人端方。

瞧出郑绥的脸色不太好,而阿罗依旧为这事生,九娘郑芊不由开口劝说,“不是最后没去嘛,也值得你气成这样。”

“那是因为人家先离开了,他连人家的影都没见到。”阿罗没好气地回道,“知道的人,晓得我们是他阿妹,不知道的,还以为是他携带的ji人。”

“阿罗,好了,越说越不像话了。”郑绥忙不迭地皱眉喝止。

因着郑绥的喝止,阿罗愣了一下,恍过神来,却是觉得委屈,垂着头,撇开了眼,连眼眶都红了起来。